2025年9月5日下午,陕西榆林,在中国图书馆年会隆重举行之际,由宜兴市图书馆与图书馆报社共同承办的“深耕与破圈:国内外少儿阅读推广新路径”分会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全国少儿阅读领域的权威专家、公共图书馆馆长及一线实践者,围绕新时代少儿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度交流。 会议由宜兴市图书馆副馆长马梦钇主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东莞图书馆馆长冯玲,图书馆报、新华书目报副社长李晓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他们一致强调,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工程,要把握“深耕内容”与“破圈融合”两大方向,持续探索服务新模式,回应时代对育人工作的新要求。
在主旨报告环节,褚树青、范并思、陈慧娜、徐益波等图书馆界专家分别从科技赋能、国际经验、中外对比和地方实践等角度发表演讲,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国外先进理念借鉴和中国特色的儿童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少儿阅读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典型案例分享单元成为全场亮点。宜兴市图书馆首次在中国图书馆年会上发声,馆长杨芝琴以《打造少儿多元立体的阅读生态》为题作了分享。她介绍,宜兴市图书馆以“深耕专业能力”与“破圈资源整合”双轨并行,积极构建“分级+多元+联动”的立体阅读生态,从“如何选书—如何阅读—如何持续”三大维度系统破题,为公共图书馆的儿童服务创新提供了可鉴之路。
面对当前少儿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选书迷茫”和“家长指导缺失”等问题,宜兴市图书馆以分级阅读为核心,通过科学分级书目和视觉识别书标系统,实现“因龄施书、因趣导读”,有效提升文献识别与归架效率;在空间设计上,馆方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将原有区域扩展至2200平方米,打造分级阅读场域,注重发展适宜性,增强互动与专注阅读体验;活动运营方面,推出“小飞屋绘本故事会”“陶书会公益课堂”“熄屏阅读挑战”等品牌化、破圈化活动,并积极探索“职业体验阅读”“运动阅读”等新型研学场景,推动阅读从静态接受向体验内化转变;同时,宜兴市图书馆与多所小学、幼儿园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课程共建、资源共配和师资共享,构建“馆校融合”的阅读支持共同体,有效拓展服务边界,提升社会影响力。
深圳、东莞、东台等图书馆及企业代表也先后带来具有地域特色和技术融合特征的优秀案例,覆盖城乡服务、科技赋能、绘本品牌建设等多个热点领域。 最后邀请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组主任吕梅对典型案例进行点评。
此次分会场活动不仅展示了我国图书馆界在少儿阅读推广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赋能、跨界融合、国际视野、本土实践成为共识。宜兴市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通过此次国家级平台的展示交流,既学习了全国同行们的先进经验,也展示了宜兴“教授之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担当。